2021年12月1日,瓴羊成立。除了数据中台,瓴羊还融合了阿里业务中台,客服中台,供应链等众多团队。不过阿里并未急于让瓴羊与外界见面,而是花费半年时间在做组织和业务层面的设计,将一群单兵作战能力较强的人马重新整合,适配。 八个月后,瓴羊正式对外公布。显而易见的是,除了能帮阿里更好地拓展外部生态,瓴羊也进一步补齐了阿里的内部生态。倘若瓴羊能与阿里云,钉钉等形成有效联动,协同输出服务能力,无疑会为阿里加宽加深在to B领域的护城河。 从2012年至今的这十年时间,既是瓴羊从种子落地到开花结果的十年,也是阿里对“数据”二字不断思考和剖析的十年。 也正是在这十年里,“中台”的概念由阿里带来,中台热潮席卷产业界,再慢慢趋于冷静。2020年末,2021年初,张勇强调“要把中台做薄”,而坊间也开始流传起“阿里拆中台”的传闻。 作为阿里中台的亲历者,朋新宇对雷峰网直言,当时阿里忙于自身事务没有对外回应。“其实阿里内部的表述是中台要做薄,但并不等于拆中台。一年试错,三年成形,五年常态——中台已经做了五年了,就像盖房子一样,盖完房子拆掉周边的脚手架,但不等于拆房子。” “原来我们集中精力去解决烟囱,壁垒的问题,现在效率上去了,业务通畅了,资源自然就要释放出去创造更多价值,核心的能力和人力都还在。” 瓴羊的面世,在某种程度上,正是这一释放过程必须迈出的一步,是将阿里包括中台在内的众多能力,将那些阿里成功验证过的服务体系,完成抽象和聚类,形成标准化的服务对外输出。 一如当年的钉钉和阿里云。 何为“三流合一” 而我们应该怎么理解,瓴羊想要做到的事情 假设你是一个创业者,刚刚创立了一个本地美食品牌,准备面向年轻人做推广宣传,这时你会按照什么流程来开展工作 你可以先从会员运营这一点出发,开始梳理: 第二步,权益设计。当你拥有这一批会员了,是累计消费积分换购为好,还是直接送优惠券为好 优惠券是设置满300-30,还是设置为两件八折 是按月度,季度还是跟随平台大促发放优惠 第三步,服务触达。你的食客可能是在小红书上被种草,你是把他引流到天猫还是其他渠道继续运营 用什么工具平台分类,打通会员 用App通知,公众号推文还是短信通知客户 你的员工会在工作过程中,登录非常多的平台,有没有办法梳理整合起来
会员招募,权益设计和服务触达这三步,在朋新宇看来,就是商业流,数据流和工作流的设计,当中需要数据与算法的推演,使整条链路的性价比达到最优。 然而,现实情况是每个环节都可能非常割裂,任务散落在不同的团队里,分配的逻辑可能是品牌与经销商,也可能是按总部与区域分部,线上与线下做区分。 刚刚提到的这些步骤,就像是人的骨骼关节。关节动起来会卡顿生涩,咔咔作响,可以通过养护保证关节的灵活,但针对单个关节的养护,并不等于保证这个人健步如飞。 朋新宇表示,针对单点问题的SaaS提供商不断涌现,但大多局限于工作流改造,解决了效率问题,却没有解决企业最核心的增长问题。 瓴羊的定位,即是以数据驱动为增长引擎,打通整合企业的商业流,数据流和工作流,“三流”变“一流”,让数据智能融入企业经营与生产的方方面面。 为此,瓴羊构建了一套包含五朵云的核心产品矩阵,分别覆盖分析,营销,产销,客服和开发,分别从业务应用和技术应用的角度满足企业的诉求。 这套打法,从阿里无数业务中锤炼出来。 朋新宇直言,“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是阿里巴巴。这些年我们陪伴了像淘宝,天猫,盒马,淘特,淘菜菜等,有的是从0到1的创新业务,有的是从1到N的高速成长阶段的业务。” 在阿里内部实践成熟后,瓴羊团队迎来了更多的客户。 比如,在瓴羊团队帮助下,伽蓝集团打通了各渠道的订单,销售,物流等数据,实现了全渠道库存共享,统一调配和可视化运营的的“一盘货”模式。 工程机械制造商“现代斗山”,通过瓴羊建立起“一横四纵”整体解决方案,真正看清了企业数据资产,并能通过数据分析预警大臂开裂风险,避免设备停机等重大故障。 DaaS能否解割裂之困 而对阿里来说,最好的情况当然是企业愿意同时用上淘系平台,钉钉,阿里云等,但很多时候,巨头并不能指望企业愿意只为自己的“全家桶”生态而买账。 不管是在反垄断的背景下,而是在流量碎片化的商业语境下,正视这一问题,是阿里巴巴的现实选择。 瓴羊承担的重任之一,就是帮助企业在多平台经营,多仓储部署,多渠道触达中完成高效决策,促进增长,在多云需求不容忽视的情况下帮助阿里抓住更多服务的机会。 站在企业的角度,每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开店,就要重新配备技术团队,考虑IT配置,平台间的经营数据各自孤立,营销,产销,数据分析……太多工作需要重复建设,这对企业而言也是内部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一种烟囱。 阿里打出瓴羊这张牌,正是针对这一痛点。
“过去大家以为把业务从线下到线上化,买个SaaS软件,就能实现数字化。但是企业发现,无论是CRM还是ERP,不管采购什么类型SaaS软件,大多只解决了效率问题,但并不能提升业务的价值问题。这些不是上一个系统,换一个工具,通过解决局部问题能实现的。” 他也强调:在数字化的路上,Not SaaS,But DaaS;数字化时代,DaaS并不是做“数字化工具的改革”,而是要做“数字化改革的工具”。 朋新宇表示,首先二者从定位上就有所不同,SaaS是数字化工具的改革,DaaS是数字化改革的工具;本质上,SaaS解决效率问题,DaaS解决增长问题。SaaS是一种工作流的标准化,DaaS是数据流的全场景化,打通整合商业流,数据流,工作流,让数据产生的价值在企业经营和生产中最大化。 “某种层面上来说,SaaS的未来可能就是DaaS。” 但这并不意味着,已经部署了SaaS或PaaS能力的企业,就必须全盘放弃此前的建设。他告诉雷峰网,服务企业时,无论是以瓴羊为主还是以其旧设计为主,“新旧”都可整合,重点在于创造增量,而非减去优势,创造假问题。 基于DaaS开展服务的团队,在国内数量不多,它指向的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,也暂无一个具体的数字可寻。 Daas会成功吗 瓴羊轻盈上阵,我们拭目以待。 END
1c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