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,飞行汽车行业将在2030年形成30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,到2040年达到1.5万亿美元。清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教授张阳军此前表示,“截至2021年上半年,已有200多家企业或机构开发了约420种飞行汽车相关产品。”他说,随着电气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,“飞行”汽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。飞行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汽车技术的竞争前沿。
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林海英教授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采访时表示,目前的飞行汽车虽然设计思路不同,但普遍面临水平飞行效率差的问题。从目前公认的飞行汽车应用场景来看,未来可能主要用于解决拥堵的城市交通。因此,传统的出租车起飞模式可能无法满足城市使用的要求,飞行汽车需要具备垂直起降的功能。但仅依靠旋翼提供升力,在水平飞行时效率很差,有效载荷和飞行速度受到很大限制。“特别是现在的电池能量密度比较低,沉重的电池占据了飞行汽车的大部分负载能力。”
除了克服技术障碍,飞行汽车还被认为面临应用领域的监管政策支持等问题。尤其是在交通繁忙的大城市,如何保证引入飞行汽车后的“立体交通”不会给繁忙的日程“添乱”,将成为监管部门面临的巨大挑战。
尽管存在许多问题,但各国政府部门大多对飞行汽车的发展持欢迎态度。在国内,交通部也在今年3月发布了《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》,其中提到部署飞行汽车研发,突破飞机与汽车一体化等技术,实现飞行与地面驾驶自由切换等。会抓住尖端设备的先机。也普遍认为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中国飞行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。
发表评论